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AMD有望成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 現在,AMD在臺積電(TSMC)生產了大多數的CPU,GPU和定制SoC。根據Seeking Alpha的報告,該公司可能成為緊隨蘋果之后的代工廠的第二大客戶。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與Nvidia,高通和Broadcom等其他公司相比,AMD與臺積電的談判地位將更為有利。另外,如果AMD成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它將不僅能夠與代工廠商討更優惠的財務條款,而且還將能夠影響臺積電未來工藝技術,工藝配方的發展,并獲得最新的技術,節點也更快。 發表于:3/19/2021 又一個芯片加密技術走上風口 早前,Intel官方宣布和微軟合作簽下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局(DARPA)的同態加密研究項目。DARPA資助的同態加密項目全稱是“數字環境中的數據安全”(data protection in virtual environments),該項目目前總共資助金額預計在五千萬美元左右,其中Intel主要負責研發用于同態加密的加速芯片,和微軟則負責將Intel的加速硬件整合進其云服務中,從而打通整個硬件、軟件和應用的生態。Intel官方宣布,這個項目的目標是通過加速芯片把同態加密的硬件執行速度提升10000倍以上。 發表于:3/19/2021 三星預警芯片供需嚴重“失衡” 手機廠商加緊排位賽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比較缺貨,且無法解決的反而是成熟制程,尤其是電源管理芯片。 發表于:3/18/2021 吳漢明院士:本土可控的55nm芯片制造,比完全進口的7nm更有意義 “集成電路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全球化產業。在后摩爾定律時代,產業技術發展趨勢放緩,系統結構、特色工藝和先進封裝在芯片制造方面大有可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如是說。 發表于:3/18/2021 第二季服務器出貨季增長或達21%,英特爾推Ice Lake應戰AMD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底,主流服務器解決方案依舊以x86架構為主,其中英特爾server解決方案憑借完善的產品定位,以市占92%居冠;而AMD隨著制程領先加上性價的優勢,去年第四季市占上升至近8%,相較2019年同期上升約3%;其余采用非x86架構解決方案的業者近乎其微。 發表于:3/18/2021 http://img.chinaaet.com/images/2021/03/17/6375161107110212198182147.png 韓國媒體3月15日報道稱,三星電子近日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達成合作,將為后者的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開發芯片。 發表于:3/17/2021 汽車芯片短缺的元兇找到了 2021年開年之后,芯片行業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一直默默無聞的汽車芯片爆出極度短缺,一片小小芯片卡起了各大汽車巨頭的脖子。 發表于:3/17/2021 Longsys DDR5內存橫空出世,多項實測數據首次對公眾開放 2021年是DDR內存技術升級換代的快速發展階段,自2020年以來,5G、AI、汽車、電競市場需求的居高不下,加速推動了DDR產品迭代以及技術升級。2020年7月中旬JEDEC固態存儲協會正式發布DDR5 SDRAM內存標準規范后,DDR5新技術應用受到業內的關注以及專業領域的探索。 發表于:3/17/2021 芯片產能緊缺下!聯發科、AMD與臺積電是何關系? 在全球芯片市場產能緊缺的情況下,芯片需求與芯片代工之間的關系變得很微妙,作為上游代工的臺積電成為了香餑餑,然而在這場產能爭奪戰中,各自都有自己的靠量和平衡。那么,有關聯發科、AMD與臺積電的關系如何呢? 發表于:3/17/2021 Intel 11代桌面酷睿發布,AI加持 性能逆天暴漲88% 3月16日晚23點,Intel終于正式發布了第11代桌面酷睿處理器,代號“Rocket Lake”,不過評測接近、上市開賣還要等到30日晚。 發表于:3/17/2021 高通:對是否重返Arm服務芯片市場持開放態度 高通公司今天宣布,其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已經以14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世界一流的CPU和技術設計公司NUVIA的收購。 發表于:3/17/2021 外媒:中國芯片被迫自強,美國或將無能為力 半導體,有時候也被稱為“芯片”,是經濟增長的核心,也是技術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納米級的芯片比人發絲還細,由多達400億個晶體管組成,能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發表于:3/17/2021 國產車規AI芯片肇觀電子NE-V163A開發板新體驗 作為一枚車載智能硬件行業的資深老鳥,我存在的價值就是給我的車廠爸爸們turn-key一些智能汽車零部件,我要保證這些零部件在非常惡劣的工作條件下,性能和壽命都是杠杠滴。在汽車電子產業鏈Tier 1 系統集成廠商長期處于國際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下,我和一眾難兄難弟一樣,長期在國際大廠的陰影下勉強求生,常常感覺英雄難有用武之地。終于,東風來了,工信部要求加快國產化替代,加快布局和發展國產汽車電子芯片,還指導編制《汽車半導體供需手冊》,作為一個把業內主流芯片都玩遍了的老手, 國產芯片到底能不能玩出點花兒樣,我的好奇心和責任感怎能讓我做吃瓜群眾? 發表于:3/17/2021 MLCC再次瘋狂!國巨、三星、華新科齊刷刷漲價 在陶瓷基板新價格全面生效,以及人工成本、運費持續高漲之下。3月16日,據代理商透露,華新科已于近期發出調漲MLCC報價的通知,漲幅高達30%~40%。 發表于:3/16/2021 傳臺積電漲價30%! 最近幾個月來,全球半導體行業產能突然緊張起來,晶圓代工廠那邊不斷傳來漲價的消息,坐擁第一產能的臺積電也要大漲價,Q2季度甚至大漲30%,讓人咋舌。 發表于:3/16/2021 ?…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