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大數據醫療是下一個產業“風口” 一邊是小跑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國情,一邊是超負荷運轉、臃腫不堪的傳統醫療機構,當下的醫療健康產業已經成了一個持續性的朝陽產業。正如馬云所說,中國十年以后最大的麻煩是健康問題和快樂問題,認為下一個超過他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 發表于:10/19/2015 基于上氣測量的藍牙4.0低功耗血壓計設計 針對傳統電子血壓計存在著放氣測量時間長和數據管理不方便的缺陷,設計了一種基于上氣測量的新型藍牙4.0血壓計。其利用CC2540芯片實現氣泵氣閥的PWM智能控制,結合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獲取加壓過程中的袖帶氣壓,經片內ADC采樣后進行算法分析得到血壓值,再將其按自定義協議格式存儲,無線傳輸至具有藍牙4.0功能的手機終端。仿真及實驗結果驗證了該設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發表于:10/18/2015 SiBEAM推出全新的60GHz WirelessHD模塊,加速適用于醫療和工業應用的無線顯示設計 ?60GHz WirelessHD®模塊提供視覺無損的WirelessHD 1080p60視頻傳輸 ?通過更便捷、美觀的方式實現視頻源設備與視頻接收設備間的互連,無需再面對亂作一團的各種線纜 ?使用高性價比的方式將無線視頻支持添加到數字標牌、醫療顯示器以及照相機/攝錄機系統中 發表于:10/13/2015 激光激發“智能納米載藥”實現癌癥可視化精準治療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蔡林濤領銜的納米醫學研究小組,在“智能納米載藥”可視化精準治療癌癥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Nature出版集團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Scientific Reports, 2015, DOI:10.1038/srep14258)。 發表于:10/13/2015 3D打印 令腫瘤根除成為現實 半年前體檢沒有任何異樣。半年后,市民柳女士入院檢查,卻發現腎臟上長了個腫瘤,像個帽子一樣罩住了左腎。幸運的是,通過3D打印技術的幫助,醫生發現這個大腫瘤的瘤根只有不到2厘米。近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通過腹腔鏡手術,幫柳女士從根部“挖”掉了整個腫瘤。 發表于:10/13/2015 眼動追蹤器將有助于 ICU 系統監控 重癥監護病房( ICU )一般是醫院當中的重地。畢竟,里面的病人一般都是情況比較緊急的,如果出現什么狀況的話,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不過對于醫院來說,每時每刻都派人在 ICU 病房盯著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樣會耗費巨大的人力。而對于病人來說,如果他們有什么需要的話,當然是越早解決越好。 發表于:10/13/2015 2015上半年移動醫療資本來勢洶洶 下半年趨于冷靜 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國家積極出臺相關的政策,“互聯網+醫療” 時代正在到來,互聯網、醫療等巨頭大鱷紛紛涌入、相繼布局,從垂直細分市場到行業平臺應用,從軟件服務到硬件配套設施,各方較量不斷升級,一時間,本就引人矚目的移動醫療領域更加熱鬧非凡。 發表于:10/13/2015 基于低功耗藍牙網絡的家用胎兒監護系統設計 提出了一種基于低功耗無線藍牙網絡的家用胎兒監護系統方案。系統通過低功耗藍牙4.0(BLE4.0)技術組建無線藍牙傳感器網絡,實現對胎心率、宮縮壓和胎動生理信號的采集與傳輸,并針對生理信號的特點進行算法優化,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監測的準確度。通過手機與無線傳感器的連接對數據進行顯示和存儲,實現胎兒的實時監護。 發表于:10/12/2015 東芝人體傳感器構建建筑工人健康管理系統 為提高每一名工地施工人員的健康管理水平和現場作業安全,東芝與清水建設株式會社(以下稱“清水建設”)展開合作,利用東芝開發的腕帶型人體傳感器注1,對日本三重縣四日市清水建設建筑工地上的70名施工人員啟動24小時監測身體狀況的實證實驗,按照計劃,該實驗項目將持續一年,預計在2016年8月完成。 發表于:10/11/2015 新型耐高壓簧片繼電器最高耐壓10KV Pickering Electronics新近推出67&68系列耐高壓繼電器,最高耐壓10KV,切換7.5KV,PCB安裝或者飛線連接觸點。該系列產品適用電纜及變壓器測試,電子醫療設備如除顫器。 發表于:10/7/2015 免疫熒光定量分析儀設計 設計了免疫熒光定量分析儀,用以對人體血液和尿液中的各種分析物(CRP、PCT、NT-proBNP、cTnI等)含量進行快速準確的定量分析。光源采用大功率LED燈珠,采用窄帶干涉濾光片對激發光和熒光進行濾光,采用內置運放的光電轉換芯片OPT101進行熒光強度的檢測。采用步進電機驅動,皮帶傳動方式帶動雙排滾珠寬體滑塊在單根精密直線導軌上滑動,實現對檢測樣品的掃描式檢測。通過與標準儀器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樣機在小型化、快速性以及低成本的基礎上,測量結果準確,測量精度高,穩定性好,能滿足臨床應用要求。 發表于:10/7/2015 基于STM32的便攜式無線多參數肺功能測試儀設計 開發一種界面友好、可與醫院聯網的便攜式無線多參數肺功能測試儀,由層流流量傳感器、STM32處理器、LCD觸摸顯示屏和GPRS模塊設計而成。該儀器可以測試常規肺功能指標、用力呼氣肺量圖部分平均通過時間(MTTp)、顯示容積-時間曲線、流量-時間曲線、流量-容積曲線,采用的觸摸液晶屏為用戶提供可視化操作界面,另外數據還可以通過GPRS傳輸到醫院,實現遠程醫療。測量的常規肺功能指標與標準肺功能儀的測量值無顯著差異。該儀器體積小,成本低,界面友好,操作簡單,適合推廣到家庭和中小型醫院使用。 發表于:9/29/2015 3D打印活體器官還有多遠 9歲女孩的右耳廓先天發育不全,今年7月份,港大深圳醫院整形外科團隊通過3D打印輔助的耳廓塑型再造手術,讓女孩再長出一個正常的新耳朵;6歲男孩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癥,生下來就是“玻璃骨”,雙腿骨折已經有二三十次了,骨折過多導致雙腿慢慢彎成了交叉的環狀,最新的3D打印技術打印出一個1︰1仿真的下肢模型,再在模型上精準設計手術方案,于今年6月順利進行截骨矯形手術,讓他成為一名能獨立行走的“鋼鐵俠”……一個巨大的市場在不斷的創新當中漸漸打開那扇門。 發表于:9/28/2015 國內首款智能數字助聽器芯片研制成功 日前,國內首款智能數字助聽器芯片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制成功,這是國內首顆助聽器核心SoC芯片,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單芯片全集成助聽器解決方案。該芯片已經通過助聽器行業測試標準,各項性能、功耗指標滿足國際中端助聽器產品需求。該成果對于推動我國助聽器產業從制造到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發表于:9/28/2015 國內首顆助聽器核心SoC芯片研制成功 日前,國內首款智能數字助聽器芯片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制成功,這是國內首顆助聽器核心SoC芯片,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單芯片全集成助聽器解決方案。 發表于:9/28/2015 ?…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