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Arm放棄Cortex推出5大全新品牌 6月2日消息,據EEnews europ報道,英國半導體IP大廠Arm的最新披露的財務文件揭示了產品品牌重塑戰略,計劃向客戶提供自研芯片,同時還提及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和RISC-V所帶來的競爭風險。在此之前,該公司實現了首個季度(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會計年度第四財季)營收突破 10 億美元的里程碑,整個2025財年的營收將突破 40 億美元。 發表于:6/3/2025 NVIDIA新中國特供芯片B30曝光 6月3日消息,據報道,NVIDIA正在為中國市場研發一款名為“B30”的降規版AI芯片,這款芯片將首度支持多GPU擴展,允許用戶通過連接多組芯片來打造更高性能的計算集群。 B30芯片預計將采用最新的Blackwell架構,使用GDDR7顯存,而非高頻寬內存(HBM),也不會采用臺積電的先進封裝技術。 發表于:6/3/2025 Intel力拼2027年打造HBM內存替代方案 6月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Intel將與軟銀合作,共同開發一種可取代HBM內存的堆疊式DRAM解決方案。 雙方成立了一家名為“Saimemory”的新公司,將基于英特爾的技術和東京大學等日本學術界的專利,共同打造原型產品。 該合作的目標是在2027年前完成原型設計,并評估量產可行性,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商業化。 發表于:6/3/2025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發現超帶隙透明導體 6 月 2 日消息,據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官網,透明導體兼具導電性與透明性,廣泛應用于觸控屏、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管、電致變色和透明顯示等光電器件,成為現代信息與能源技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發表于:6/3/2025 AI服務器過熱與液冷漏液問題順利解決 5月30日,據外媒《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包括鴻海、英業達、戴爾及緯創等英偉達(NVIDIA)合作伙伴已成功克服一連串技術難題,得以開始出貨Blackwell AI服務器。 發表于:6/3/2025 Arm希望今年拿下50%服務器市場和40%的PC平板市場 COMPUTEX 2025展會上,Arm宣布今年出貨到頂尖超大規模云端服務供應商的算力,近50%是基于Arm構架。Arm也預估PC與平板市場,Arm構架將占整體出貨量40%。新構架要獲市場認可往往需要較長時間,Arm取得這成績耗時明顯更短,是如何做到? 發表于:6/3/2025 DDR4價格連續兩個月上漲超20% 5月30日消息,據Business Korea 報道稱,今年5月DRAM和NAND芯片的市場平均售價都出現了上漲,其中,8GB DDR4芯片的價格為2.10美元,比4月份的1.65美元上漲了27%,而在今年3月的價格則徘徊在1.37美元左右,這也意味著DDR4的價格連續兩個月上漲了超過20%。 發表于:6/3/2025 微軟再次裁員305人 微軟公司近日在華盛頓州進行了新一輪裁員,涉及 305 名員工。此次裁員距離該公司 5 月中旬的全球范圍裁員僅過去不到三周。據華盛頓州就業安全局的文件顯示,微軟已于本周一通知了受影響的員工。 發表于:6/3/2025 ROHM首款面向高耐壓GaN器件驅動的隔離型柵極驅動器IC開始量產 中國上海,2025年5月27日——全球知名半導體制造商ROHM(總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今日宣布,推出一款適用于600V級高耐壓GaN HEMT驅動的隔離型柵極驅動器IC“BM6GD11BFJ-LB”。通過與本產品組合使用,可使GaN器件在高頻、高速開關過程中實現更穩定的驅動,有助于電機和服務器電源等大電流應用進一步縮減體積并提高效率。 發表于:6/1/2025 我國建成全球首個突破2000公里的皮秒級穩定度光纖時間傳遞工程應用系統 5 月 29 日消息,據陜西日報昨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張首剛、董瑞芳和劉濤研究員團隊牽頭,成功完成西安至湖北段 2061 公里單纖雙波長時間傳遞系統的設備安裝與性能測試,標志著我國建成全球首個突破 2000 公里的皮秒級穩定度光纖時間傳遞工程應用系統。 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光學領域權威期刊《中國光學快報》,并作為期刊封面。 發表于:5/30/2025 ?…434445464748495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