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器官芯片技術再獲突破 醫學科研應用前景廣闊 近期,在美國波士頓召開的2016年器官芯片移動大會上,美國CN生物醫療公司展出了價值2600萬美元的人體內臟芯片系統。雖然此前已有集合肝臟、肺和一部分腸道的生物芯片,但此次展出的系統首次連接了7個主要器官芯片,實現高度模擬人體生理機能的功能。 發表于:7/19/2016 【深度】互聯網醫療如何破解信息孤島化 日前在烏鎮召開的首屆國際互聯網醫療大會上,來自傳統醫院、互聯網公司、行業管理部門的眾多業內人士展開了頭腦風暴,盡管立場不同,觀點各異,大家卻有一個基本共識:醫療健康產業不能自外于互聯網,應借助“互聯網+”戰略,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平臺匯聚、云計算和創新應用。 發表于:7/18/2016 論微小型醫療電子設備的研究與開發 全球市場對醫療電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微小型醫療電子設備,未來三五年市場價值將成倍增長。微小型醫療電子設備有哪些?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發展空間?在設計開發過程中需要解決哪些技術難題?電子技術應用·Tech-workshop之“微小型醫療電子設備開發”為您一一解答。 發表于:7/15/2016 醫療納米機器人 小個頭有大作為 “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可以充當免疫系統,摧毀病原體、清除雜物、血栓和腫瘤,甚至糾正DNA錯誤、逆轉衰老過程,這樣的醫療技術會使人均壽命每過一年就延長一歲,接近‘永生’。那個‘奇點’就在2045年……” 發表于:7/15/2016 我國醫療機器人掀起產業潮 突破先天不足瓶頸 近年來,我國醫用機器人發展迅速,并初步取得重大進展。如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研制的“微創腹腔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妙手機器人科技集團和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S妙手”機器人和由博實股份主導的胃鏡診斷治療輔助機器人系統研制就是其中的成功之一。 發表于:7/13/2016 細數互聯網醫院面臨的政策風險 在互聯網醫療面臨困境,特別是在資本的裹足不前和政策對于灰色業務的打壓之下,互聯網醫院正成為找不到出路的互聯網醫療公司的下一個故事。暫且不論這個市場能否做大,是否能支撐當前這些公司的高估值(參見《中國遠程醫療特征:小規模、不確定性和區域性》),單就互聯網醫院目前本身的模式來看,其面臨的政策風險正越來越大,如果不能及時轉向,自身的風險性因素將制約其未來的哪怕小規模發展。 發表于:7/12/2016 醫療技術 微軟利用DNA存儲技術寫入200M數據 微軟今日宣布利用DNA存儲技術將約200MB數據寫入了DNA中,其中包括《戰爭與和平》,以及99部經典文學作品。 發表于:7/11/2016 中國科大等實現腫瘤持續生物自發光成像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梁高林課題組利用細胞內組裝-解組裝螢光素納米粒子的策略,實現體內外脂肪酸酰氨水解酶(FAAH)活性的持續跟蹤,并在構建有腫瘤模型的小鼠體內驗證了其優異的腫瘤持續生物自發光成像效果。該研究成果發表在6月27日的《美國化學會-納米》(ACS Nano, 2016, DOI: 10.1021/acsnano.6b03412)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大博士后袁月和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王富強。 發表于:7/11/2016 “互聯網+醫療” 亟待釋放醫生資源 近幾年,互聯網+健康醫療越來越熱。互聯網醫療企業不斷誕生,互聯網醫院在各地紛紛成立。互聯網醫療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未來我們生了病,戴上傳感器手環,在家通過屏幕即可和醫生交流,這個30年前課本里描繪的場景目前正在成為現實,不久的將來我們還可能超越這個階段。 發表于:7/8/2016 騰訊推出首款可通過微信操控智能醫療硬件 BAT都在進入智能醫療領域,然而玩法并不相同:百度關注用戶大數據的收集,旨在通過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細分服務;而阿里巴巴則著重在支付寶平臺的渠道作用,通過對醫療機構開放支付平臺,它們希望能夠在線下形成一個機構網。相比而言,騰訊則以微信為入口,將在線醫療納入到微信生態圈中,投資丁香園、升級智慧醫療方案等行動都是這一戰略的一部分。 發表于:7/6/2016 意大利科學家發現癌細胞增長新機制 意大利腫瘤學家阿爾貝托·曼托瓦尼憑借其對于癌細胞增長機制的新發現,在比利時公主阿斯特麗德見證下,榮獲2016年度歐洲最佳腫瘤專家獎。曼托瓦尼現為米蘭人道主義醫院科研主任和米蘭人道主義大學教授,是世界最知名的腫瘤學家之一,曾在許多世界權威醫學期刊上發表過眾多腫瘤學研究論文。據統計,曼托瓦尼率領其科研團隊發表的論文共被引用多達11.9萬次,他本人也是獲獎最多的腫瘤疾病專家之一,此次榮獲的歐洲最佳腫瘤專家獎已是其榮獲的第十個專業獎項。 發表于:7/5/2016 我國醫用機器人的發展 技術有所突破 挑戰與機遇并存 隨著醫用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發展,從2005年開始我國有一批重點高校科研醫院單位及研究所在研究醫用機器人系統并取得了一些小成就,比如哈工大的微創腹腔外科手術機器已經成功被專家驗收,天津大學的妙手機器人在今年3月份開始臨床使用。 發表于:7/4/2016 投資人 如何看互聯網+醫療未來發展 和君集團醫藥醫療研究中心主任單鵬安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移動醫療APP的數量已經突破2000款。 發表于:7/4/2016 智慧醫療迎風口 醫療大數據“信息孤島”仍待破解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將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布局。國家衛計委規劃與信息司副司長張鋒認為,《意見》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對稱格局,提升全體人民健康醫療服務可及性。 發表于:7/1/2016 醫藥行業政策點評 健康醫療大數據進入加速發展期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部署通過"互聯網+健康醫療"探索服務新模式、培育發展新業態,建設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事業。 發表于:7/1/2016 ?…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