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Vishay的新款紅色和紅外雙色發光二極管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號:VSH)宣布,推出新的紅色和紅外雙色發光二極管--- VSMD66694,可用于可穿戴設備和醫療領域的病人監護系統,能有效節省空間。Vishay Semiconductors VSMD66694采用小尺寸2mm x 2mm x 0.87mm封裝,波長為660nm(紅色)和940nm(紅外),使用SurfLight技術制造,輻射功率分別達到業內最佳的9.5mW和8.5mW。 發表于:6/18/2016 基于足底壓力信息的跌倒姿態聚類識別方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基于足底壓力傳感器的老年跌倒檢測系統的識別率,以及準確地判斷人體跌倒方向,提出了利用自組織映射神經網絡(SOM)和足底壓力傳感信息對人體動作進行聚類分析的方法。為了驗證SOM方法的識別效果,采取包含跌倒在內的13類常見動作的130個樣本對訓練好的SOM網絡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系統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分別為92.5%、93.3%、93.1%,其結果均優于常用的閾值法。綜上,SOM方法對人體跌倒姿態識別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準確度。 發表于:6/17/2016 物聯網為智慧醫療添翼 在南院區網絡建設中,宣武醫院明確要求建立一個醫療物聯網融合的網絡架構,既能夠移動醫療、語音、視頻等醫療業務靈活擴展需求,又能夠實現一個平臺統一管理合運維,同時保障業務安全,以滿足未來10年業務運營發展需求。 發表于:6/17/2016 VR+醫療 好醫術引領醫學教育新潮流 6月14日,上午8:00,北京協和醫院骨科翁習生教授正在為一位患者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與以往不同,此時,國內6700多位骨科醫生正在通過好醫術APP的VR頻道觀摩這臺手術。這是發布的全球第一例人工全膝關節置換VR手術教學直播。 發表于:6/16/2016 Organovo攜手UCSF開發3D生物打印骨組織技術 知名3D生物打印技術公司Organovo宣布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進行合作,開發可用于骨骼疾病研究的3D生物打印組織。據悉,兩家機構的此次合作是Methuselah基金會促成的,這也是Methuselah基金會正在進行的大學3D生物打印項目(University 3D Bioprinter Program)的一部分。 發表于:6/16/2016 醫療大數據風頭正盛 政策頻繁帶來利好 不論在消費領域還是投資領域,健康醫療產業都可謂風頭正盛,6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給這一領域帶來利好。 發表于:6/15/2016 智能時代的個體醫療革命 帶著胳膊上一排“三缺一”的針眼,我買了一袋大棗,在宿舍一邊啃、一邊在電腦上搜索“胸透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最“心塞”的是,我壓根兒沒有辦法向下一家醫院和用人單位證明自己在短短幾天前做的血液和胸透檢查的結果是正常的。 發表于:6/15/2016 3D打印 精準醫療的“寵兒” 3D打印,屬于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以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高新技術。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3D打印技術逐步成熟,慢慢被人們所熟悉。在醫療行業,3D打印技術更是幫助人們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發表于:6/14/2016 醫療器械的科學化管理 醫療器械技術更新速度、產品種類繁多、需求及時性強、安全保障性要高。對醫療器械的科學化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工程,設計醫療設備全過程的管理。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第一,技術管理,主要指醫療器械的計劃、購置、安裝、驗收、使用等環節,以及質量控制、維修技術保障、淘汰與報廢等;第二,經濟管理,主要指資金來源、預算分析、成本計算、效益評估等;第三,對信息、質量和標準規范化的管理,實現醫療器械安全、有效的總體目標。醫療器械的科學化管理是醫療先進技術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樹立良好醫院品牌形象的關鍵途徑,越來越成為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表于:6/13/2016 放射性元素做電池 人造心臟能量能用一世紀 美國,心臟病的死亡率排名第一,而目前,為了取代病變心臟,植入一個人造心臟的方案已屢見不鮮。人工心臟的能源依靠的是電池,但電池存在嚴重的缺陷。首先它們容易發熱,其次它們還需要每日充電,人工心臟的電池工作壽命只有兩年。 發表于:6/13/2016 未來醫療 智能時代的個體醫療革命 將身體化入“云端” 畢業季最煩惱的事,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拿到的offer都要做體檢。于是僅20天內,我在三家不同的三甲醫院抽了九管血,照了三回胸透。 發表于:6/12/2016 基于四元數的前臂假肢手部自平衡的設計 針對殘疾人的前臂假肢在端水等運動過程中需要手部虎口一直與大地保持平行,即手部實現姿態自平衡問題,提出采用四元數的姿態解算算法,并采用卡爾曼濾波融合MPU6050傳感器中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的輸出數據,補償了陀螺儀輸出數據的隨機漂移誤差,得到前臂假肢手部姿態的正確估計。該系統由安卓手機、STM32單片機、MPU6050傳感器、高性能數字舵機組成,通過安卓手機語音識別向STM32單片機發送是否保持手部自平衡指令,由STM32實時采集MPU6050中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的數據并經過算法處理后,通過串口向舵機發送信號。實驗結果表明,這種姿態估計算法有效地解決了前臂假肢在運動過程中手部自平衡問題,為前肢缺失的殘疾人提供了便利。 發表于:6/8/2016 醫療器械行業 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研究 體外診斷產業是伴隨現代檢驗醫學的發展而產生的,是生物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技術方面來看,未來生化診斷技術發展主要著重于原有檢測項目產品品質的提高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新檢測項目的開發;從行業監管政策上看,國家關于體外診斷行業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將逐步向國際慣例趨同;從產業政策上看,國家重視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發展;從企業發展策略上看,國際體外診斷行業巨頭紛紛采取“試劑 儀器”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發表于:6/7/2016 精準醫療帶你走進智能醫療時代 在智能醫療時代,隨身“醫生”或許就是將逐漸走入平常百姓家。英國巴斯大學的科學家們也于近日研發出了一種“變色繃帶”來對抗傷痛。在納米技術的幫助下,繃帶可對傷口進行檢測并及時釋放藥物,通過改變自身顏色來提示患者是否發生二次感染。 發表于:6/7/2016 人工智能醫療時代將要來臨了 MedPeer公司近期對3700名醫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約7成的醫生認為20年內將進入人工智能醫療的時代。 發表于:6/7/2016 ?…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