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北斗衛星向全球拓展 “導航”產業走向爆發期 據新華社消息,北京時間3月30日21時5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顆衛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區域運行向全球拓展的啟動實施。 發表于:4/2/2015 無人機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8大用途 在發生自然災害和戰爭時,運送藥品和急救用品至關重要,而無人機能帶來更高的效率。航空器制造商Matternet正在開發一個網絡,向危險地區運送這類用品 發表于:4/2/2015 北斗衛星向全球拓展 “導航”產業走向爆發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再迎重大突破性進展。 發表于:4/2/2015 北斗首顆全球組網試驗星將發射 產業迎機遇 據上證報資訊獲悉,首顆北斗導航全球組網衛星將于近期發射,該衛星已經運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跟蹤船舶也已經駛往觀測海域,伴隨著第三階段導航衛星的發射,北斗衛星導航 系統將從覆蓋亞太地區的基礎上向全球邁進,到2020年將形成35顆衛星服務北斗系統,信號覆蓋全球。根據衛星導航產業十二五規劃,到2020年,北斗產業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航空、航海、交通領域等重點應用領域北斗產品占有率達80%。 發表于:4/1/2015 機器人將會充當人類太空探索之旅的急先鋒 近日,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將會登上??吭趪H空間站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他將在近地軌道上停留一年,作為實驗項目的一部分,他將觀察自己的身體如何對太空環境做出反應。該實驗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控制組那邊,斯科特自己的雙胞胎兄弟馬克同樣也是一名宇航員,他將呆在地球上作為對照。這雖然是一組有趣的實驗,但自人類開始太空之旅時起,至今都未取得巨大進步。自1972年宇航員離開月球之后,人類再也沒有離開過距地面數百英里的近地軌道。 發表于:3/31/2015 美國全面放開60米以下商用無人機 美國全面放開了200英尺以下的商業無人機使用,不過,這項新規僅僅適用于45家已經取得飛行許可的公司,并且需要遵循FAA的飛行規則。 發表于:3/31/2015 MATLAB 和 SIMULINK 助力 NASA 回歸到載人航天飛行 MathWorks今日詳細報告了它對于成功完成美國宇航局 (NASA) 獵戶座飛船試驗飛行的貢獻。此次飛行于 2014 年 12 月 5 日結束,標志著 40 多年來為宇航員設計的所有飛船在太空中所飛行的最遠距離。獵戶座這次的里程碑事件被認為是 NASA 在使用載人飛船探索深空飛行并抵達火星的研究工作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發表于:3/30/2015 Vishay液鉭電容器通過DLA 15005認證,為航太系統提供更好的反向電壓、抗振動和抗熱沖擊能力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號:VSH)宣布,其采用玻璃-鉭密封的新款鉭殼液鉭電容已通過Defense Logistics Agency(DLA) 15005標準認證。對于航空和航天系統,該款器件是業內首個通過DLA 15005認證的液鉭電容器,在+85℃ 下的反向電壓為1.5V,具有更好的抗振動能力(正弦:50g,隨機:27.7g),可耐受300次循環熱沖擊。 發表于:3/26/2015 一種GNSS信號兼容互用性評估方法 針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兼容互用性評估問題,分析了頻譜分離系數和等效載噪比衰減兩種方 法的區別,提出了一種基于等效載噪比衰減值的GNSS信號兼容性和互用性評估方法,通過仿真證明了此方法具有實用意義。 發表于:3/24/2015 美高森美發布用于通信市場創新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解決方案 致力于在電源、安全、可靠和性能方面提供差異化半導體技術方案的領先供應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發布小型蜂窩基站同步所需的集成式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主時鐘 (Integrated GNSS Master, IGM)解決方案。設計用于室內安裝的IGM是美高森美首個在小型全封閉封裝中完全集成1588v2 PTP主時鐘和GNSS接收器及天線的解決方案。美高森美的IGM解決了業界經常遇到的室內同步難題,這個難題一直是實現高成本效益小型蜂窩室內部署的重大障礙。 發表于:3/23/2015 無人機崛起,政府能讓我們飛多遠? 最近無人機很火,從1月底闖進了白宮,然后承載著淘寶和圓通的快遞任務,再到幫汪峰送鉆戒向章子怡求婚,頻頻登上頭條。 發表于:3/16/2015 NASA與智能眼鏡公司合作 欲將虛擬現實用于太空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周三宣布與智能眼鏡研發公司Osterhout Design Group(后簡稱ODG)展開合作,以就未來如何在航天任務中使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進行探索。 發表于:3/13/2015 SDRAM在圖形生成電路中的應用 針對機載座艙顯示器對高分辨率圖形實時生成與顯示的應用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SDRAM幀存的圖形生成電路實現方法。該方法以DSP作為圖形處理器執行圖形運算算法,以FPGA作為協處理器,對SDRAM幀存采取乒乓操作方式進行圖形數據緩沖處理,實現了圖形的實時生成。運用該方法只需兩片SDRAM器件即可實現分辨率高達1 600×1 200的圖形數據的實時生成與顯示處理;對時序參數和接口邏輯做少許修改,可生成多種分辨率圖形畫面。 發表于:3/11/2015 基于FPGA的高速數據存儲系統優化設計 針對遙測系統數據記錄裝置中數據傳輸速率與存儲速率不匹配的問題,提出Flash的并行存儲方案,采用交替雙平面的編程方式可以使得存儲器的存儲速率達到單片Flash最高存儲速率的2倍,即60 MB/s;對控制單元FPGA內部雙端口RAM的邏輯設計進行改進,解決了數據存儲異常的現象。在數據回收方面,提出了多備份的設計思想和備用讀數接口的設計方案,已在工程應用中得到成功實踐,驗證了該數據記錄裝置的可靠性。 發表于:3/10/2015 通過FAA批準:Stratasys進軍航空航天制造 航天、航空業把一部份原使用傳統的制造工藝的部件轉移到3D打印制造工藝,勿庸置疑它們已經取得了成功,如發動機零部件,甚至整個發動機。 由于3D打印技術的低成本和定制生產的性質,制造商能夠降低材料成本,減少勞動量,提高零件的可用性等它已對現在傳統制造工藝產生了影響,在未來幾年,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制造業將會更為普遍。 發表于:3/10/2015 ?…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