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與制造相關文章 三星和臺積電將引領下一輪競爭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加上個別地區的天災,連番沖擊環球的芯片供應鏈,芯片價格在供求嚴重失衡下水漲船高。市場預期芯片供求最快仍要待至2023年方恢復正常,半導體大廠三星電子及臺積電不僅成芯片荒大贏家,更乘勢擴展設新廠搶灘,以延續市場優勢。 發表于:10/28/2021 一個獨特設計的RISC-V處理器 隨著社會對計算能力需求的不斷增長,對更高效處理器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瑞士的一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的處理器設計,可能有助于滿足我們的計算密集型需求。它體積小,計算敏捷——并且恰如其分地命名為 Snitch。 發表于:10/28/2021 我不看好手機廠商做芯片的原因 各種公司紛紛布局芯片,已經是趨勢了。特別是財大氣粗的手機公司,可以說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按道理成功不難,然而,入局者眾多,但是鮮有成功的。什么原因? 發表于:10/28/2021 英特爾收購SiFive,最新進展!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英特爾公司與芯片設計商 SiFive Inc. 的談判無果而終,這家初創公司將尋求外部投資。 發表于:10/28/2021 氮化鎵第一股,納微半導體強在哪里? 美國東部時間 2021年10月20日氮化鎵功率芯片的行業領導者納微半導體(“納微”)的股票正式開始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交易,股票代碼為“NVTS”。作為氮化鎵領軍企業,納微半導體究竟強在哪里? 發表于:10/28/2021 半導體行業人才短缺問題何解 近年來,芯片行業發展迅速,市場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據公開資料顯示,按當前產業發展態勢及對應人均產值推算,預計到 2022 年前后,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4.45萬人左右。領軍和高端人才緊缺,有數據顯示,我國芯片人才缺口已經達到30萬人。 發表于:10/28/2021 MEMS全球市場格局和技術趨勢分析 近日,法國市場調查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從市場和技術的角度分析了MEMS的全球前景,本文作簡單解讀,以饗讀者。 發表于:10/28/2021 第四代半導體為何值得期待? 隨著以SiC與GaN為主的第三代半導體應用逐漸落地,被視為第四代之超寬禁帶氧化鎵(Ga2O3)和鉆石等新一代材料,成為下一波矚目焦點,特別是Ga2O3在超高功率元件應用有著不容小覷的潛力,而其優勢與產業前景又究竟為何? 發表于:10/28/2021 臺積電11月8日前向美國提交芯片商業數據,但不會泄密 美國商務部上月底要求半導體供應鏈企業在11月8日前填寫一項問卷,以收集有關晶片持續短缺的資料,根據美國商務部21日最新說法,英特爾、英飛凌、SK海力士等公司都表示將在期限內提供數據,并鼓勵其他公司跟進。臺積電昨回應,將會在截止日十一月八日前,提交相關資料給美國商務部。 發表于:10/28/2021 李力游博士的“芯”旅程:藍洋智能亮相云棲大會! 回顧中國芯片產業過去二十年的人和事,李力游博士當中不能不提的一個重要參與者。 發表于:10/28/2021 北美半導體出貨沖單月次高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9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達37.18億美元,寫下單月歷史次高。法人指出,5G、電動車等新興技術持續推動邏輯晶圓廠、記憶體廠大舉擴產,后續出貨設備金額仍有機會再度創高。 發表于:10/28/2021 SiFive開發出128核的RISC-V,與X86和ARM差距進一步縮小 SiFive于2016年脫穎而出,成為微控制器的小型低功耗內核開發商。到 2020 年底,該公司擁有可以運行 Linux 的芯片,本周表示它開發了一個 CPU 內核,可與設計的現代產品相媲美英特爾和 Arm。該公司認為,此類高性能設計可用于多種應用,包括具有128核的服務器級片上系統。 發表于:10/28/2021 以杰理科技為樣本,解析國產芯片設計企業的發展路 隨著互聯網、消費電子等新興經濟的成長,國內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快速擴張。9月15日,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8月集成電路產品的產量達到321億塊,同比增長達到39.4%;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8月份我國集成電路產品的總產量為2399億塊,同比增長48.2%。 發表于:10/28/2021 3D 芯片,走向何方? 在行業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系統示例通過異構集成構建,利用 2.5D 或 3D 連接。在這次采訪中,imec 高級研究員、研發副總裁兼 3D 系統集成項目總監 Eric Beyne 回顧了趨勢并討論了構建下一代 3D 片上系統所需的技術。各級報告的進展將使系統設計和開發進入下一個層次,有望在系統的功率-性能-面積-成本 (PPAC) 指標中獲得巨大回報。 發表于:10/28/2021 警告:芯片短缺將影響醫療設備 醫療技術制造商警告稱,由于全球半導體芯片持續短缺,關鍵救生醫療設備的供應可能很快就會受到打擊。TOI 在一份報告中稱,芯片短缺可能會威脅到重癥監護和 ICU 設備的供給,包括呼吸機、除顫器、成像機、葡萄糖、心電圖、血壓監測器和植入式起搏器。 發表于:10/28/2021 ?…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