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全球首款主動安全AI電芯量產 7 月 27 日消息,7 月 23 日,德賽電池主動安全電芯?系統量產全球發布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此次發布會推出主動安全 AI 電芯和主動安全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據悉,這也是全球首款主動安全 AI 電芯量產。 最新資訊 “主動孤網”的主觀能動性解決了“分散電源”未能解決的問題 前不久,有一則簡短的消息轉瞬即逝,被人們輕易忽略,那就是發生在江蘇同里的“主動孤網”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此事已經降為“冰點”新聞,漸漸塵封在人們的記憶中。 發表于:9/5/2019 國家電網全面盤點電力數據統一標準規范 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今年年初,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面部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為電網運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投資更精準、服務更優質開辟了新道路,為充分發揮電網獨特優勢、開拓數字經濟藍海市場進行新探索。 發表于:9/5/2019 我國加快現代直流輸電技術創新示范 近日,由南方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云貴互聯通道工程獲國家發改委核準。該工程擬采用直流輸電方案,在云南新建±500千伏祿勸換流站,額定容量300萬千瓦,新建1回±500千伏直流線路,接入已建成的高肇直流貴州側高坡換流站,形成云南祿勸換流站-貴州高坡換流站-廣東肇慶換流站三端直流,是我國直流輸電通道建設的又一示范工程。 發表于:9/5/2019 科創板將成資本市場耀眼之星:新能源、鋰電材料、節能環保備受關注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高端裝備領域、新材料領域、新能源領域、節能環保領域、生物醫藥領域——《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要求保薦機構重點推薦上述六大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而根據上交所通報,從行業分布看,在受理的152家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57家,生物醫藥34家,高端裝備28家,新材料14家,節能環保、新能源及其他行業共19家。那么,目前這六大領域的企業受理情況怎么樣?將為行業帶來哪些機遇?本期科創板專刊,將對這些問題予以解答。 發表于:9/5/2019 探索Zigbee網狀網絡性能 本應用指南詳細介紹了測試 Zigbee 網狀網絡性能的方法。隨著當今無線市場上可用的網狀網絡數量不斷增加,設計人員必須了解這些網絡的使用情況及其預期性能。選擇網絡或設備時,設計人員需要了解網絡的性能和行為特征,如電池壽命、網絡吞吐量和延遲,以及網絡規模對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影響。 發表于:9/5/2019 UCSD:鋰金屬電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非活性鋰 據外媒報道,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鋰金屬電池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電池放電過程中,少量的金屬鋰沉積物在從負極表面脫落并被困住,變成無法再使用的“死”或非活性鋰。 發表于:9/4/2019 風電、太陽能和儲能技術成本大幅度下降,儲能將成為實用替代方案 根據彭博新能源(BNEF)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儲能規模預計為9GW/17GWh,亞太地區的儲能裝機容量將占全球總量的45%左右,歐洲、中東、非洲裝機量總計將占29%左右,而美洲儲能裝機量為26%左右。而這個數字將在2040年增長至1095GW/2850GWh,實現122倍增長,且屆時固定存儲和電力運輸部門對電池的總需求預計將達到4584GWh。 發表于:9/4/2019 日本大學制成新型復合薄膜電極 有望實現容量更高的鋰離子電池 據外媒報道,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通過氣溶膠沉積技術,成功制備了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的無粘結磷化錫(Sn4P3)/碳(C)復合薄膜電極。Sn4P3顆粒無需粘結劑,就可通過沖擊固結直接凝固在金屬基體上。鋰離子在萃取過程中絡合碳和可控電位窗口均提高了充放電循環穩定性,有利于打造容量更高的先進鋰離子電池。 發表于:9/4/2019 斯坦福大學開發新涂層 可抑制樹突出現 提高電池性能 斯坦福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涂層有望使鋰金屬電池“更接近實際”,顯著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并抑制陽極上樹突的出現,因為樹突會導致短路和起火。 發表于:9/4/2019 打破鋰電池固態電解質的瓶頸 中國科大提出原子級解決方案 當前主流鋰電池使用液態電解質,這存在起火等安全隱患,且特定體積內能夠儲存的能量有限。但能解決這些問題的下一代固態鋰電池仍存在很多尚未攻克的難題。8月21日,頂級學術期刊《Matter》刊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馬騁教授和他的合作者最新成果,他們提出來一種新策略,可以有效解決下一代固態鋰電池中電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接觸差這一關鍵問題,合成出的固態復合物電極展現出優異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發表于:9/2/2019 ?…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