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星載X波段寬帶雙圓極化微帶陣列天線設計 針對某衛星X波段通信數據轉發系統的要求,設計了一種新型星載X波段寬帶雙圓極化微帶陣列天線。天線單元采用微帶形式,整體能量饋入方式為底部饋電,采用縫隙耦合饋電方式以實現寬頻帶,采用3 dB定向耦合器實現兩信號間相位差來滿足雙圓極化。陣列天線由24個天線單元按4×6矩形排列,每4個單元為一組進行旋轉排布。通過電磁仿真軟件分析可得:陣列天線在8 GHz~8.4 GHz工作頻帶內,中心頻點8.2 GHz處增益為17.9 dBi,軸比為0.06 dB。該天線實現了寬頻帶、雙圓極化等性能指標,對X波段無線通信系統設計有一定指導意義。 發表于:3/19/2025 一種新型反相輸出功分器設計 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兩路等幅反相輸出功分器。該功分器設計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傳統的威爾金森結構,通過改變兩路輸出傳輸路徑上的傳輸線長度,并在兩輸出端口間的隔離電阻一端引入一段額外的傳輸線,使得該結構在一定帶寬內獲得等幅反相輸出及良好的隔離效果。另外,利用奇偶模電壓分析法,對該結構的具體參數進行了詳細的推導。最后,采用平面微帶線結構對該設計方法進行了驗證,實測該功分器中心頻率為3.8 GHz,1 dB相對帶寬為31%,帶內回波優于-15 dB,隔離度優于20 dB。 發表于:3/19/2025 關于調頻連續波測距信號的研究 調頻連續波測距信號的頻率參量隨時間規律性周期變化,使得對其進行傳統的時域和頻域分析都很復雜,且難于理解。通過對于差頻信號相位進行分析,證明靜態調頻連續波測距差頻信號是周期信號,頻譜是離散的,差頻信號能量分散在各次諧波上,各次諧波分量是由頻偏、距離和調制周期共同決定的。當存在徑向相對運動時,差頻信號頻譜存在多普勒頻移,當多普勒頻移不是原周期重復頻率的整數倍時,差頻信號不再是周期信號。 發表于:3/19/2025 是德科技在 2025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示借助 ADI 技術進行 6G FR3 特性分析 是德科技(NYSE: KEYS )與Analog Devices, Inc.(ADI)合作,在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5)上展示 6G FR3 射頻前端(RFFE)特性分析。 發表于:3/11/2025 我國各地大量試點毫米波5G “最近,我們接到相關部門發來的通知,征集毫米波新場景、新應用,開展試點工作,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東部某省一位運營商人士近日對《IT時報》記者表示。 隨著5G走進下半場,僅靠Sub 6GHz頻段“單打獨斗”,越來越難滿足低空經濟、數字制造、智慧交通、XR等行業應用需求。在這樣的情形下,具有大帶寬、低時延、高精度感知等特性的毫米波技術,加速走到臺前。 發表于:3/5/2025 國產射頻前端公司的價值與出路 在5G、物聯網、智能汽車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全球射頻前端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隨著5G技術的普及,射頻前端的復雜度顯著提升,對性能、功耗和集成度的要求也更高。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幾年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數百億美元。 發表于:2/26/2025 北京移動成功完成低空領域毫米波感知技術對比測試 近日,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北京移動)與中興通訊合作,在北京延慶無人機產業園區引入高頻(26GHz毫米波)通感網絡,完成了與現有低頻(4.9GHz)通感網絡的對比應用測試。測試探索了不同頻段通感技術間性能互補的可行性,為未來部署多頻段場景化低空通感網絡奠定了技術基礎。 發表于:2/21/2025 新款R&S SMW200A 和R&S SMM100A 矢量信號發生器的EVM 性能顯著提升 ? 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升級了業界領先的R&S SMW200A矢量信號發生器及其同系列中端產品R&S SMM100A。升級后的R&S SMW200A在誤差矢量幅度 (EVM) 性能方面有了大幅提升,成為5G NR FR3 研發測試和高要求射頻應用(如功放測試)的理想之選。該儀器還添加了射頻線性化軟件新選件,通過數字預失真來優化高輸出功率下的EVM。同時,R&S SMM100A也進行了升級,提升了 EVM性能。 發表于:2/19/2025 多級可配置CIC濾波器設計 針對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以及Sigma Delta模數轉換器的廣泛應用,提出一種面向24位Sigma Delta模數轉換器的多級可配置級聯積分梳狀(Cascade Integral Comb,CIC)濾波器結構。濾波器結構借助級數調節和分時復用技術減少運算邏輯和存儲邏輯單元,從而實現降低面積的目的。通過MATLAB Simulink搭建CIC濾波器模型進行仿真,并實現電路設計,仿真結果表明該濾波器可實現64~8 192倍8種降采樣可調和2級或3級級聯可調。基于180nm COMS標準單元工藝庫進行ASIC版圖設計,與傳統CIC濾波器比較,數字電路在面積上具有顯著優勢。 發表于:2/19/2025 國內首款可重構5G射頻收發芯片破風8676銷量超10萬片 2月17日消息,今日,據“中國移動研究院”公眾號,“破風8676”芯片自發布以來,累計銷售量超10萬片,并在國內多省以及贊比亞、老撾等“一帶一路”國家部署。 發表于:2/18/2025 我國出臺首個雷達無線電管理規定 據工信微報消息,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雷達的使用需求,提升環境感知、防災減災、觀測探測技術能力,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雷達無線電管理規定(試行)》(工信部無〔2025〕22號,以下簡稱《規定》)。 發表于:2/17/2025 意法半導體新推出的NFC讀取器芯片和全套模塊化開發工具加快非接產品設計 2025年2月12日,中國——意法半導體新推出一款創新的非接觸式近場通信 (NFC) 技術應用開發套件。 發表于:2/14/2025 英飛凌成立新業務部門加強傳感器和射頻產品組合 全球功率系統、汽車和物聯網領域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宣布成立一個新的業務部門,將當前的傳感器和射頻(RF)業務合并成一個專門的部門,從而推動公司在傳感器領域的發展。 發表于:2/14/2025 射頻前端芯片研發投入分析 在當今的通信技術領域,射頻前端設計至關重要,它是實現無線信號收發的關鍵環節,其性能直接影響著通信設備的質量和用戶體驗。射頻前端設計公司由于產品具有技術密集、更新換代快等特性,需要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來保持競爭力。 射頻前端芯片產品涉及多種復雜技術,如濾波器、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等的設計與制造工藝。這些技術不僅要滿足不斷提升的通信標準,如從4G 到 5G 乃至未來 6G 的演進,還要適應各類終端設備小型化、多功能化的需求。每一次技術的升級和應用場景的拓展,都要求對產品進行重新設計和優化,需要不斷投入開發新的芯片設計方案以滿足變化的市場需求,這無疑需要大量的研發資源投入。 發表于:1/20/2025 貿澤與Cinch聯手發布全新電子書深入探討惡劣環境中的連接應用 2024年12月31日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與Bel Group旗下的Cinch Connectivity Solutions合作推出全新電子書《Understanding Harsh Environments for Electronic Design》(了解惡劣環境中的電子設計)。Cinch是高品質互連產品和定制解決方案的知名供應商,其產品設計用于滿足工業、航空航天、國防、5G和IoT等市場對惡劣環境應用的需求。 發表于:12/31/2024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