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S波段小型化發射通道設計 闡述了S波段小型化發射通道電路原理,并對設計方案與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軟件仿真腔體諧振,通過合理設計腔體結構能夠保證腔體諧振點遠離所用頻率范圍。在設計中采用MEMS濾波器、微波單片集成電路芯片及微組裝薄膜工藝來實現通道小型化。測試結果表明,該S波段小型化發射通道增益平坦度小于1 dB,帶內雜波抑制大于80 dBc,本振抑制大于57 dBc,三階交調抑制大于66 dBc。整個發射通道尺寸為55 mm×35 mm×14 mm,其性能優異且集成度高。 發表于:7/18/2018 VR+冥想,精神病患者有救了 VR能帶你進入另一個虛幻的是世界,想象:原本你在空無一物的房間里,戴上VR頭顯后就能馬上進入到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這非常奇妙。但是,這能否成為一門生意?畢竟,VR+看起來都很美好,可發展卻不如人意。 發表于:7/18/2018 基于互補分裂環角度編碼的無芯片RFID標簽設計 針對頻譜特征法在設計無芯片標簽中面臨的編碼容量與標簽尺寸的矛盾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無芯片標簽結構。設計的標簽由介質集成波導和位于表面貼片上的互補分裂環構成。標簽諧振頻率可通過調節互補分裂環內外環的開口角度實現,其中外環負責大范圍的頻率粗調,內環用于小范圍的頻率細調。標簽工作于4 GHz~6 GHz頻率范圍,尺寸為25 mm×15 mm,編碼密度高達4.86 bit/cm2。通過仿真驗證了與理論分析的一致性,相比傳統的無芯片標簽,該結構可以在不增大標簽尺寸的前提下提高編碼容量,同時介質集成波導為標簽提供了高選擇性,使標簽保持了較高的頻譜分辨率。 發表于:7/17/2018 基于自適應變步長歐拉法的NURBS曲面爬行波尋跡算法 雖然一致性幾何繞射理論(UTD)理論上可以應用于由非均勻有理B樣條(NURBS)建模的任意形狀的曲面,但UTD表面衍射場的計算中有一個巨大挑戰,即難以確定爬行波在任意形狀的NURBS表面上傳播的測地線路徑。在微分幾何中,測地路徑滿足測地微分方程(GDE)。因此,引入了一種通用且高效的自適應變量歐拉法來解決任意形狀的NURBS曲面上的GDE。與傳統的歐拉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采用形狀因子(SF)ξ來有效提高跟蹤精度,并擴展了UTD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算法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可以通過數值計算結果進行驗證。 發表于:7/16/2018 世界首例!生物激光技術應用于脊神經損傷治療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脊柱外科團隊術中在患者體內植入醫學光纖,術后每天通過留置在皮膚外的光纖接口與生物激光脊神經治療儀相連接,通過光纖將治療激光直接導入脊神經損傷部位,為脊神經損傷患者解除病痛。 發表于:7/14/2018 基于相鄰-非相鄰耦合的小型化微帶帶通濾波器 提出了一種小型化微帶帶通濾波器,包含4個折疊階梯阻抗諧振器。與傳統均勻阻抗諧振器和階梯阻抗諧振器相比,折疊階梯阻抗諧振器充分利用其所占電路區域,可節約近50%的電路尺寸。由于同時存在相鄰和非相鄰耦合,該濾波器中可構建起3組不同的交叉耦合路徑對,以產生3個不同的傳輸零點,從而有效提高濾波器的選擇性和阻帶寬度。濾波器樣品的仿真與實測結果吻合良好,其過渡帶滾降速度達100 dB/GHz,且抑制度優于33 dBc時的阻帶達11.5 GHz。與一些同類工作相比,該濾波器的相對電尺寸縮減23%,滿足微波電路的小型化需求。 發表于:7/13/2018 5G射頻室內測試的關鍵技術 在簡述5G移動通信對于射頻測試提出新要求的基礎上,著重介紹了測試成本小、不確定度低的5G射頻室內測試方法,包括室內微波遠區場模擬方法、室內真實工作場景模擬方法和無源互調測試方法,并重點分析了其中陣列天線法平面波模擬器、5G信道模型等關鍵技術。 發表于:7/13/2018 射頻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解析 近兩年,射頻半導體行業取得了眾多顛覆性的突破與進步,諸如持續整合MMIC市場,通過氮化鎵GaN技術促進新型基站架構和射頻能量應用的發展,5G也完成了獨立組網標準,陣列天線、太赫茲技術等也取得了眾多實質性進展。 發表于:7/9/2018 毫米波雷達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應用 無人駕駛技術是一種解放人類雙手和提高生產力效率的科技創新,雖是汽車中的一項技術應用,但又與其他汽車技術有所不同,即其對硬件和算法兩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僅有傳統的整車廠以及博世、大陸等 Tier 1 廠商參與到了無人駕駛技術的角逐中來,也有許多以算法見長的互聯網公司如谷歌、百度參與其中,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發表于:7/8/2018 電動汽車有輻射?是謠言還是真相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空氣質量的日益下降,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大車企的投入和國家政策的引導,讓電動汽車成為市場的寵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節能環保的電動汽車來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 發表于:7/7/2018 研究人員革新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實時生成生理活動 MRI技術領軍人物延斯·弗拉姆開發了一套名為FLASH2的系統。該系統采用創新性的計算過程,將MRI掃描結果重新構建為動圖形式,幫助我們了解體內的生理過程。 發表于:7/5/2018 65nm RF-SOI工藝已實現量產 以色列特種晶圓代工廠商TowerJazz宣布其65nm RF-SOI技術已在位于日本魚津的300mm工廠實現量產。 發表于:7/4/2018 腦電波技術再上一層樓,讀心準確率高達95% 華盛頓大學公布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稱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機程序能實時解碼人們的思想,其判斷實時基于大腦中的電信號,并在顯示器中看人們在不同電信號下的反應。解碼發生在人第一次看到圖像幾毫秒后,研究人員表示,準確率已達到95%。 發表于:6/29/2018 防御電磁波干擾 滙嘉智能床墊主打光纖感測 許多醫療院所、長照機構為了更有效地服務病患與長輩,大多都會導入智能床墊,用以偵測使用者的心跳、血壓,或是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等問題;不過滙嘉健康認為,若是床店內所搭載的僅是一般壓力或其它感測裝置,將有可能會讓這些原本就是要費心照護的患者,受到電磁波的干擾。 發表于:6/28/2018 MEMS微機電組件2018~2023年CAGR達17.5% 微機電(MEMS)市場將在2018年至2023年間達17.5%的年復合平均成長,2023年市場規模達310億美元,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指出,RF組件在MEMS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若不計RF,MEMS市場同期間的成長率降至9%。 隨著向5G轉型的復雜性及其帶來的更高帶寬的驅動,4G/5G對射頻濾波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使RF MEMS(主要是BAW濾波器)成為發展最為迅速的MEMS應用領域。 發表于:6/26/2018 ?…464748495051525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