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歐盟為什么警惕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歐洲? 中國快速崛起的新能源車,引起了歐盟的高度警惕。在歐盟,有一種聲音認為,如果歐盟不能加速新能源車的供應鏈建設和技術創新,恐怕將要被中國超越。 發表于:11/3/2022 銷量暴漲仍虧26.7億元!賽力斯真的就是給華為“打工”? 得益于華為技術與渠道的加持,再加上余承東的賣力吆喝,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車型在市場上迅速崛起,已經連續三個月月銷過萬了,這讓堅持全棧自研的蔚小理們確實有點上火。 發表于:11/3/2022 自動駕駛的兩極:海外因資金斷裂而倒閉,國內三季度61筆股權融資 最近,自動駕駛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先是激光雷達領域鼻祖Ibeo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因無法獲得融資而相繼倒下,后是Mobileye在估值腰斬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奔赴納斯達克交易所,謀求上市,向外界揭露了海外自動駕駛的資金困局。 發表于:11/3/2022 高通、英偉達想要顛覆汽車芯片,國產電動車會不會抖三抖? 眾所周知,這幾年,國產電動車真的崛起了,按照2021年的數據,全球電動車銷量占比中,國市場占到了50%,而2022年上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中,有60%+在中國。 發表于:11/3/2022 蔚來停產,零跑、小鵬銷量大幅下滑,極氪單飛上市 11月1日,新能源車企陸續公布10月份交付數據。2022年下半年,新勢力的市場新勢力方面可以說是暗波洶涌,此消彼長 發表于:11/3/2022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屢創新高 廣汽、蔚來等新能源車企自造電池尋破局 10月份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不斷走高。11月1日,無錫電子盤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已達到60.3萬元/噸,再創新高。 發表于:11/2/2022 AMD第三季度營收55.65億美元 凈利潤同比下降93%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日早間消息,AMD今天公布了該公司的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MD第三季度營收為55.6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43.13億美元相比增長29%;凈利潤為660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9.23億美元相比下降93%;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調整后凈利潤為10.9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8.93億美元相比增長23%。 發表于:11/2/2022 從供不應求到產能過剩 芯片廠商如何扛過周期波動 截至11月1日,A股市場主要芯片設計企業三季報發布完畢,盡管從業績來看,各家表現不一,但包括存貨、應收賬款等數據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引發市場憂慮。專家指出,芯片“賣不動”的背后是行業周期、產業鏈波動等深層次問題,如何對抗波動成了制勝關鍵。 發表于:11/2/2022 美科技股哀嚎聲不斷!亞馬遜跌出“萬億市值俱樂部” 為兩年來首次 自上周發布了令人失望的財報以來,美國科技股的“哀嚎聲”就未停歇過。電商巨頭亞馬遜公司的股價周二繼續下跌,導致其市值自兩年多前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以來首次跌破1萬億美元。 發表于:11/2/2022 造車新勢力10月銷量分化:極氪問界環比增長,蔚小理齊下滑 11月1日,造車新勢力主流品牌悉數宣布10月銷量數據。月度銷量冠軍仍舊為新勢力二線品牌哪吒汽車,銷量為1.8萬輛,后起之秀AITO問界以1.2萬輛位居第二,極氪汽車以1.01萬輛位居第三。 發表于:11/2/2022 ?…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