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熱點丨華為發布首款鴻蒙汽車,鴻蒙座艙首次商用 華為此前對自己在汽車領域的定位是:做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但現在華為走到了舞臺的C位。 發表于:12/29/2021 新能源OBC放量,派恩杰SiC MOS憑世界領先性能率先上車 國內的龍頭企業早在5年前就開始用SiC做OBC,如今OBC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體積越做越小,成本越做越低,正值放量增長期。 然而,目前國產芯片廠商能做出SiC MOS的不多,所以國產汽車廠在SiC方面還是使用CREE、羅姆、ST產品為主。 發表于:12/29/2021 ROHM:專注功率和模擬半導體創新,強化海外市場拓展 我們認為雖然2022年當前旺盛的需求仍將繼續,但即使在巨大的環境變化中,也不必受到短期市場動向的影響,需要用長期的眼光來推進舉措。 發表于:12/29/2021 如何使用多功能60GHz雷達傳感器設計汽車車內手勢檢測系統及更多 借助TI毫米波雷達技術,系統能夠檢測多種手勢,例如揮手(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無需使用接觸式按鈕或旋鈕。TI的AWR6843AOP(封裝天線)毫米波傳感器可實現高精度手勢檢測(甚至可穿透材料)。其外形小巧,可靈活放置在車輛中的任何位置(例如頂部控制臺或儀表板中)。 發表于:12/29/2021 從智能網聯的技術創新到數字車城的持續運營實踐 面對全球最大規模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和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我們如何最大化挖掘其中價值?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城市協同發展的戰略要求。 發表于:12/29/2021 alpitronic采用英飛凌EasyPACK? CoolSiC?模塊及EiceDRIVER? X3驅動器 打造50 kW超級充電樁 繼成功推出超級充電樁HYC150和HYC300之后,意大利公司alpitronic近日再次宣布推出業界領先的50 kW直流充電樁HYC50。該產品是此功率范圍內首款壁掛式直流充電樁,具有兩個充電端口,能以50 kW的充電功率為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或以25 kW的充電功率同時給兩輛電動汽車進行充電。該產品通過采用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的EasyPACK? CoolSiC? MOSFET 1B和2B模塊以及EiceDRIVER? X3驅動器,實現了上述功能。 發表于:12/28/2021 派恩杰:中國碳化硅供應鏈突破在即,短期Fabless仍占技術和產能優勢 回顧2021年,“雙碳”共識的推力、供應鏈閉環的缺口在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十分顯著——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大幅增加,但汽車芯片產能嚴重不足,導致汽車出貨量驟降。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減產約1000萬輛,中國市場減產約300萬輛。顯然,這是全球汽車半導體供應鏈不夠成熟、抗沖擊能力不夠完備的體現,很大程度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發表于:12/28/2021 ST:助力“雙碳”目標,半導體企業在能源轉換鏈領域大有可為 意法半導體亞太區功率分立和模擬產品器件部市場和應用副總裁 Francesco MUGGERI(沐杰勵)對ST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發展戰略和創新產品作了深入介紹。 發表于:12/28/2021 先行一步 友道智途“5G+L4”智能重卡體驗 易車原創最初級的“自動駕駛”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出現在工廠里——想必大家都看過工廠里一種形似托盤的自動運行AGV小車,通過預埋在地下的導線產生電磁頻率,通過磁場引導車輛行駛。但是擴大到自動駕駛這一概念,無人運輸或許就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先行者”。 發表于:12/27/2021 無人駕駛百億蛋糕誘人 還需跨越數據安全、商業模式的門檻 一列無人駕駛的白色Robotaxi車隊,整齊地沿著馬路駛過來,車身上印著廣汽集團、文遠知行、如祺出行的LOGO。不久的將來,它們將為廣州市民提供服務。上周,這三個合作方簽約,共同推進Robotaxi車型的設計研發、前裝量產及商業化運營。 發表于:12/26/2021 百度AI智駕能力將落地 集度正在實現百度造車夢 技術大會,已經成為眾多科技巨頭展現企業實力的方式之一,也是科技企業打造技術生態,聚攏技術人才,探索前瞻業務等的平臺之一。 發表于:12/26/2021 華為汽車2021:合資疑云,三次變陣 《財經》記者從多方獨立信源獲悉,在經歷近半年的談判后,華為和大眾就自動駕駛業務的合作即將敲定。華為將向大眾轉移部分自動駕駛業務能力和團隊,包括原自動駕駛業務線高管、智能駕駛產品部部長蘇箐在內的一部分團隊。 發表于:12/26/2021 深化大連中日產業合作共同邁入智能汽車時代 12月24日,“共同邁入智能汽車時代暨2021大連中日車聯網創新合作對接會”在富麗華大酒店舉辦。 發表于:12/26/2021 請回答2021 |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王曉剛:AI鏈接智能汽車新方向,實現汽車與城市協同創新 近年來,科技創新帶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從期待科技逐步變為享受科技。同時,5G時代的到來,也讓遙不可及的“萬物互聯”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AI技術的發展對于汽車行業的發展,又有了新的方向。 發表于:12/25/2021 四維圖新孟慶昕:自動駕駛數據源頭的可控、可讀、可追溯是關鍵因素 汽車產業涉及國家經濟、裝備制造、金融、交通運輸、生產生活等諸多領域,汽車數據處理能力日益增強、數據規模龐大,尤其是進入智能網聯汽車的實踐和量產階段,除了傳統汽車行業的硬件價值之外,包括數據在內的軟件價值正上升至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發表于:12/24/2021 ?…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