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磷酸鐵鋰挺進美國電動汽車市場 回溯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磷酸鐵鋰這個詞可能只在十年前曇花一現過。2011-2012年是A123獨立運營的年代,包括當時的CODA、Spark EV和Fisker的增程都用的磷酸鐵鋰,但隨著A123被收購,美國的電池進入三元鋰的時代。隨著特斯拉準備在下個月把標準版本電池拉到美國市場,磷酸鐵鋰將重新出現。我們能看到在歐洲和美國,都是由特斯拉第一個帶頭把磷酸鐵鋰運用在入門級的車型上,某種意義上極大地改變了規則。 發表于:8/31/2021 IEEE專家:科技創新推進交通能源系統清潔化轉型 今年,以實現節能減排為目標的“碳達峰”、“碳中和”成為了當仁不讓的討論熱詞,促使我國各行各業向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行轉型升級。據相關數據顯示,交通運輸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4%,因此,許多國家都已將交通系統的清潔能源轉型作為實現環境可持續性目標的優先事項。近年,國內外汽車制造商紛紛投身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研發和推廣,使得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備受關注。 發表于:8/31/2021 住友精密研發出用于自動駕駛的MEMS薄膜加工技術 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住友精密日前研發出一種薄膜加工技術,可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等使用的傳感器(感知器),可制造傳感器性能最大為本公司現有技術2倍的MEMS(壓電式微機電系統)。這種薄膜加工技術在MEMS基板的硅片上生成單晶PZT(鋯鈦酸鋅)薄膜,從而可將壓電薄膜的FOM(性能指數)提高到行業最高的40-50范圍。 發表于:8/30/2021 【資訊】模擬芯片巨頭再次進化,ADI宣布完成對Maxim的收購 1、模擬芯片巨頭再次進化,ADI宣布完成對Maxim的收購 2、力合微上半年營收1.39億元,同比增長20.14% 3、26.97億元,風華高科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51.85% 4、富士電機追加400億日元擴產功率半導體,未來或再加500 億 發表于:8/30/2021 第三代半導體的技術價值、產業發展和技術趨勢 日前,英飛凌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大中華區市場推廣總監陳子穎先生和英飛凌科技電源與傳感事業部大中華區應用市場總監程文濤先生在媒體采訪中就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價值、產業發展和技術趨勢進行了深入解讀。 發表于:8/30/2021 芯和半導體聯合新思科技業界首發, 前所未有的“3DIC先進封裝設計分析全流程”EDA平臺 國產EDA行業的領軍企業芯和半導體發布了前所未有的“3DIC先進封裝設計分析全流程”EDA平臺。該平臺聯合了全球EDA排名第一的新思科技,是業界首個用于3DIC多芯片系統設計分析的統一平臺,為客戶構建了一個完全集成、性能卓著且易于使用的環境,提供了從開發、設計、驗證、信號完整性仿真、電源完整性仿真到最終簽核的3DIC全流程解決方案。 發表于:8/30/2021 拜登政府或批準向華為出售汽車芯片,反華議員跳腳 8月25日,路透社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政府已經批準向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華為出售價值數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芯片的許可證申請。華為方面回應稱,正在向業務部門確認。 發表于:8/30/2021 首爾偉傲世突破紅光Micro LED效率問題,已啟動量產 ? 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合物半導體器件供應商,首爾半導體的子公司首爾偉傲世近日對外宣布,其和位于圣巴巴拉的固態照明與能源電子中心(SSLEEC)團隊(由加州大學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教授領導)合作,成功開發出直徑為1μm的藍色和綠色Micro LED。與此同時,他們還解決了很多和小尺寸(小于70um)紅色Micro-LED相關的問題,目前這些紅色Micro-LED一直受制于外量子效率(EQE)的降低而無法批量生產。 發表于:8/29/2021 自動駕駛芯片:遲到的寒武紀及其競爭對手們 寒武紀科技2021年最大變化,是入局自動駕駛芯片賽道。寒武紀做自動駕駛芯片很好理解:自動駕駛是AI未來最大的應用場景,而且全球汽車市場缺芯,作為AI芯片設計公司,沒有理由不入局。但在這個競爭者眾的熱門賽道上,寒武紀現在才動身是否為時已晚?有競爭對手說在自動駕駛的芯片賽道上,2020年如果不能量產就已經出局,對于此,寒武紀如何回應? 發表于:8/28/2021 羅姆為電動汽車充電樁打造高效解決方案 全球能源短缺和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嚴峻,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降低全社會碳排放、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作為領先的功率半導體廠商之一,羅姆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研發各種高效、高品質的功率器件,為大功率智能充電站提供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在支持綠色出行的同時助力全面低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發表于:8/28/2021 伏達半導體推出50W車載無線充解決方案,充電效率高達77% 上海2021年8月25日 /美通社/ -- 伏達半導體(NuVolta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伏達)今日宣布推出首款針對車載市場的高功率無線充電參考設計 -- NVTREF8040Q,基于伏達在手機無線充電領域的多年積累,這款無線充電發射端方案集高集成度、高效率與高功率三位于一體,應用于車載前裝市場。隨著NVTREF8040Q的推出,將為客戶提供效率更高、充電更自由、更安全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發表于:8/28/2021 造車下半場,何以決勝負? 造車新勢力已經從“熱身賽”進入“資格賽”階段。作為新的物種,下半場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內卷”的比拼。“一個智能電動車企業,基本上會橫跨多種組織形式。根據整個業務狀態的不同會產生多種組織形式。從供應鏈制造、互聯網開發、銷售服務、再到多款車型以及大型軟件的研發,這種系統型的復雜組織能力需要我去駕馭。”理想CEO李想曾經講過企業晉級的難度。 發表于:8/28/2021 Bolt擴大召回,難掩通用和LG化學間的愛恨情仇 上周五,也就是8月20日,通用汽車宣布召回7.3萬輛使用LG化學電池的雪佛蘭Bolt電動車,這是繼通用汽車在今年7月份決定召回6.9萬輛Bolt之后的擴大召回。更為讓人詫異的是,通用汽車宣布:在對修復方案感到滿意之前,他們將暫停銷售Bolt。也就是說,當下和Bolt電池相關的問題,還無法得到一個徹底的解決。 發表于:8/28/2021 特斯拉依舊頭鐵堅持視覺路線,激光雷達會笑到最后嗎? 近日,馬斯克在特斯拉的AI日上大秀肌肉,人形機器人、超級計算機 Dojo的亮相,純視覺路線工作原理的展示,無不透露著其技術信心。在一眾廠商都選擇激光雷達方案作為視覺感知路線時,特斯拉依然堅持純視覺路線并且旗幟拉得更高往深處走了。 發表于:8/28/2021 方案 | 基于飛凌FETMX8MP-C核心板實現的商用車智能駕駛終端 除國標強制要求牽引車輛配備FCW和LDW,目前很多工程車、貨車等商用車輛出于安全考慮也會加裝相關功能,這些應用無疑從市場角度推動了商用車智能駕駛終端的需求體量,同時,更低的成本和更豐富的功能也成為車廠進行產品技術迭代的方向。在嵌入式ARM架構處理器性能日趨強大的今天,基于ARM平臺開發的商用車智能駕駛終端,成為越來越多車廠和相關設備供應商的選擇。 發表于:8/28/2021 ?…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